辣椒一旦感染病毒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好的治疗方法。病毒病靠害虫传播,气温越高、土壤越干旱,辣椒越容易感染病毒病。
一、辣椒病毒病的病原
现报道的辣椒病毒病的毒源有40多种,在我国主要有7种,分别是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苜蓿花叶病毒(AMV)、蚕豆花叶病毒(BBMV)、烟草蚀纹病毒(TEV),主要是前两种(CMV、TMV)。
二、辣椒病毒病症状表现
感染病毒病辣椒,症状为花叶、黄化、畸形、坏死,往往几种症状同时表现。
黄绿相间的花叶症状(轻花叶)
轻花叶症状,多在辣椒生长中后期感染,植株相对不矮化,但是感染病毒病后,叶绿体会被破坏,光合作用将会下降,最后表现为辣椒生长受到抑制。
矮化的重花叶症状(多为PVX引起)
辣椒如果在中前期受到PVX等病毒侵染,往往会出现重花叶症状,即辣椒矮化不长,新叶皱缩。
感染重花叶病毒后辣椒果实表现
感染重花叶病毒后,辣椒果小且明显皱缩,即使给水给肥也无法正常生长,基本上就意味着绝产。
辣椒感染病毒病后有明脉现象
辣椒感染病毒病后,由于病毒粒体的破坏,辣椒叶脉的部分营养被抽取,因此会出现半透明的明脉现象。
丛枝与畸形症状
辣椒感染病毒病后,可以导致其生理代谢紊乱,叶片皱缩不平,有时候会导致生长激素紊乱,顶端多有丛枝症状出现。
条斑及坏死
当病毒粒体从叶片扩散到茎干上后,有时候茎干表面会表现条斑或者坏死症状(多由TMV引起)。
果实小,无法长大
感染了病毒病的辣椒,其果实往往不长,呈现短粗症状,即使补充肥水也无济于事。
三、病毒在辣椒植株内如何扩散?
病毒病在植物体内可以通过木质部和韧皮部上下进行扩散,也就是说植物只要有一个部位感染病毒病就可以传染到整个植株内。由下图可知,受到刺吸式口器害虫为害后,病毒粒体可以在植物体内进行传播,而且传播速度很快。
受到白粉虱叮咬的辣椒
病毒病传播扩散(病毒随刺吸式害虫传入,向上发展成花叶,下部则为正常的叶片)
四、昆虫是如何传播病毒病的?
蚜虫、白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实际上是先吐出自己的“唾液”,这些“唾液”中含有的酶可以分解植物组织,然后昆虫吸取——再吐——再吸,这个过程反反复复,可以想象如果这些昆虫吸到一株含有病毒病的植物,那么其口针中就可能含有病毒粒体,再吸取下一个植株的时候就会将病毒粒体吐出,植物就此感染病毒病。
刺吸式口器害虫口针
四、哪些昆虫会传播扩散病毒病?
1. 蚜虫
一般有翅蚜虫可从外面飞到大棚中,产卵、繁殖进而传播病毒病。
有翅蚜与无翅蚜
2.蓟马
如果大棚外面种植有花生、葱、姜、蒜等作物,那么大棚蔬菜苗期就容易受到蓟马为害。
蓟马成虫
蓟马成虫为黑色,善跳跃、飞行,一般在取食花器和幼嫩的组织。
受蓟马为害的嫩叶
新生叶受蓟马为害后前期会出现明显的疱疹状,后期呈现畸形,在这个过程中,其可以传播扩散病毒病。
3.温室白粉虱、烟粉虱
在温室大棚中,传播病毒病最主要的昆虫当属温室白粉虱、烟粉虱(俗称小白蛾),这类害虫可以遗传性携带病毒粒体,而且飞行能力强,在大棚蔬菜上,因此一定要注意防治。
粉虱放大后症状
温室白粉虱成虫(白色),若虫(黄色)
温室白粉虱叮咬辣椒嫩叶并且传播病毒病
受到叮咬后的辣椒感染病毒病
4.螨虫
对大棚蔬菜影响较大的螨虫主要有茶黄螨等螨虫,其善于爬行,发生后会导致植物“僵硬”,有时候也会传播扩散病毒病。
螨虫
受螨虫为害后的辣椒叶片
五、如何预防辣椒的病毒病
1.提前预防
对于病毒病要有提前预防的意识,以辣椒、番茄为例,至少15天以内使用一次防治病毒病的药剂,如盐酸吗啉胍、香菇多糖、宁南霉素、氨基寡糖素、寡糖·链蛋白等,另外合理补充锌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病毒病的抵抗能力;
2.见病就拔
田间一旦发现有少量植株发生病毒病,立马拔除,不要不舍得。
3.见虫就打
只要发现蚜虫、白粉虱、蓟马、红蜘蛛等蚜虫,在防治这些害虫的同时要加入防治病毒病的药剂,且不可单独防治害虫。
(1)以蚜虫、白粉虱发生为主的,可以使用烟剂熏杀,然后使用啶虫脒 + 噻虫嗪/吡蚜酮/氟啶虫胺腈/呋虫胺等药剂进行防治,
(2)以蓟马发生为主的,可以使用乙基多杀霉素、联苯菊酯、阿维菌素等药剂进行防治,
(3)以螨虫发生为主的,可以使用阿维菌素、阿维·哒螨灵、阿维·螺螨酯等防治螨虫药剂进行分防治。
4.促进生长
在防治病毒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使用促进生长的物质如锌肥、芸苔素内酯等药剂,并且应该结合着浇水施肥进行。
联系方式
手机:130 5368 6026(微信同号)
手机:159 6368 0720(微信同号)
电话:0536-5852016
报名学习联系:180 5366 7590 丁老师(微信同号)
报名学习联系:133 3636 0693 王老师(微信同号)
End.
转载请注明: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大全 » 【农技课堂】辣椒病毒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