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三落”病,即落花、落果、落叶,是辣椒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本文旨在探讨辣椒“三落”病的发生原因及有效的防治措施,为辣椒种植户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辣椒“三落”病的发生原因
1. 温度不适:辣椒生长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当气温高于35℃或地温高于30℃时,辣椒根系易受损,导致花粉发育不良,不能正常受精,从而引起落花、落果。相反,气温低于15℃时,花药不能放粉,也会发生“三落”现象。此外,地温低于18℃时,辣椒根系的生理机能也会下降,易发生“三落”病。
2. 水分管理不当: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三落”现象的发生。一方面,浇水过多或连续降雨导致土壤积水,土壤缺氧,根系生命力下降,吸收功能减退,植株水分供应偏大,引起落花、落叶、落果。另一方面,长时间干旱缺水,土壤相对湿度低于70%,也会影响授粉,导致“三落”。
3. 光照不足与空气湿度过大:持续的阴雨天气和种植密度过大,会导致光照不足,空气湿度过大,花粉吸收受阻,不能从花药中散出,影响授粉受精质量,从而引起“三落”。
4. 肥料使用不当:施肥不当也是导致“三落”的重要原因。偏施氮肥过多,会导致辣椒植株徒长,营养生长过旺,生殖生长失调,引起坐果不良,发生落花落果。此外,土壤肥力不足,缺磷、缺硼等中微量元素,也会引发“三落”。
5. 病虫害危害:辣椒全生育期可能遭受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疮痂病、细菌性叶斑病、炭疽病、病毒病以及棉铃虫、菜青虫等,这些病虫害严重时均可导致“三落”,甚至绝收。
二、辣椒“三落”病的防治措施
1. 合理控制温度:选择耐高温、耐低温、耐寒、耐湿的抗逆性强的辣椒品种。在栽培上,应根据季节变化,合理调整管理措施,如夏季遮阴降温,冬季保温防寒,确保辣椒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生长。
2. 科学管水:采取小水勤浇的方式,保持土壤见干见湿,避免土壤积水或长时间干旱。雨季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土壤板结,保持土壤通透性。
3. 改善光照条件:合理密植,保持辣椒田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阴雨天气,可通过人工补光等方式,提高光照强度,促进辣椒正常生长。
4. 合理施肥:根据辣椒的生长习性,合理施入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肥料,避免偏施氮肥过多。施肥时,应做到冲肥合理,不可偏施一种或多次施用同一种肥料,造成养分单一。
5. 病虫害防治: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综合防控病虫害。发现病虫害时,应及时用药,防止其蔓延发展。同时,注意农药的轮换使用和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6. 中耕松土:中耕是促进根系生长的主要措施,可提高土壤氧气含量,改善微生物生存条件,提高土壤肥力。在积水排除后,应及时中耕松土,加快散墒,提高地温,促进辣椒根系生长。
7. 植株调整:对于已经出现“三落”现象的田块,可采取疏叶剪枝的方法进行植株调整,改善植株养分的供给。剪去中下部老叶、黄叶、病叶、残叶以及空枝、老枝及丛生的枝条,促进植株营养重新分配,便于植株修复和发展出强大的根群。
综上所述,辣椒“三落”病的发生原因复杂多样,防治时应从温度、水分、光照、肥料、病虫害等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确保辣椒在整个生长期茁壮成长,实现高产优质。
报名学习联系:180 5366 7590 丁老师(微信同号)
报名学习联系:133 3636 0693 王老师(微信同号)
End.
转载请注明: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大全 » 辣椒“三落”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