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种植户在草莓定植后,往往会发现草莓或多或少有死苗现象,那么为保证后期的产量就需要我们尽早将苗补齐。在补苗前我们要搞清楚死苗的原因,可以避免再次犯错,其实草莓死苗不外乎两种原因,一种是生产措施不当造成的生理性死苗,另一种是病虫害造成的死苗。
草莓死苗
一、哪些不当的生产措施可导致草莓死苗?怎样避免?
1.移栽深度过深造成死苗。草莓移栽深度要求“深不埋心,浅不漏根”栽植质量的好坏对草莓的生长及以后的管理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栽植上下细工夫。栽植过深,苗子开始发病,逐渐死亡
2.施用了未经腐熟的有机肥造成烧苗死苗。施用了未经腐熟的农家肥。粪肥不经过腐熟,用了后就接着定植,或是买来后推到棚里没几天就定植,这样操作粪肥都不能充分腐熟。定植后不发新根或新根发生很少,心叶不生长,最后根系变褐腐烂,全株死亡。因此一定要施用充份腐熟的农家肥。
3.农家肥施用不当出现烧苗现象(撒施不均匀)
移栽后田间湿度过大,排水不良,而烂根死苗,因此一定要做好田间排水工作。高温、高湿环境下的栽植苗,几乎全军覆没。
4、栽植过浅,根颈外露,难以产生新根,而引起干枯死苗。补苗时要将细土压紧,使根土紧贴,防止吊气失水生理死苗。
栽植正确示意图
以上原因导致的死苗我们可以在补苗时尽量避免,那病害引起的死苗,那我们怎么办?有莓友可能有这样的问题要问了,不是可以打药吗?可以控制少死苗或是不死苗。
通过总结我们认为有些病苗,染的是不治之症(如根腐、黄萎、炭疽等),什么神奇的药物都是增加不必要的投入,充其量也只是延长死苗时间,说句不中听的话,晚死不如早死,还省下你一笔用药钱和大量的人工,其实在缓苗期发现病苗及时拔除,集中烧毁。拔除病苗是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防治方式。
5.提前预防并尽早补种。
在定植一个月内,预防土传病害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染病周围的苗子一定要重点预防,千万不要大水漫灌!
病苗死亡后,在补苗前需对病穴进行消毒,以免造成二次侵染,一般采用30%杀毒矾500倍液消毒或是99%恶霉灵3000倍液消毒,或是采用生石灰消毒病穴。
补苗
对尚未确定死亡的弱苗,为避免死亡后补苗太晚,造成大小苗,不易于田间管理,可在弱苗附近重新补种。
二、补苗苗子的来源
1.来源于定植时剩余草莓苗子。可以将定植时剩下的草莓苗假植在10厘米*10厘米的营养钵中,浇足水,摆放在温室的一侧或后墙边,等待补苗。由于基质疏松透气,草莓苗生长快,可以随时用来补苗。补苗时,连同基质定植在定植穴中,注意压实土壤,浇足定植水。这种苗子补苗一般不存在缓苗期,栽下就活了。还可以避免在同一垄上会出现大小苗的现象。
2.如果留存的草莓苗不足以补苗,也可以采用匍匐茎苗进行补苗。选择缺苗处周围健壮的植株,留取匍匐茎,待匍匐茎苗长到1叶1心时,将匍匐茎压在缺苗处,匍匐茎可以一直留着,也可以在匍匐茎苗生根以后,距离匍匐茎苗一侧3-4厘米的地方剪断。
利用匍匐茎补苗
补苗时最好是选择阴天补种,晴天栽苗宜在傍晚进行,避开晴天强烈的光照。
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样的时间适合补苗?缓苗期一般不适合补苗。缓苗期除了浇水外,建议不要摘叶、除草等,包括补苗。
三、何时补苗?
两种时候可以,一是定植当天浇完定植水后,要进入田间仔细检查草莓苗,是否达到栽植质量要求,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或重新定植。二是等草莓定植过了缓苗期后,一般是在定植20天后集中一次补苗就可以了。
草莓苗是关系后期整个产量和收益的关键,做好提前预防工作,才能尽量避免或减少草莓死苗现象的发生。
联系方式
QQ:2984642689(微信同号)
手机:130 5368 6026 李老师(微信同号)
电话:0536-5852016
报名学习联系:180 5366 7590 丁老师(微信同号)
报名学习联系:133 3636 0693 王老师(微信同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