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黄瓜是温室种植的主要蔬菜之一,经过30年的发展,黄瓜品种有很多种,种植管理也有很大的不同,菜农要根据所选品种的特性,提前调整管理方案。
“黑油亮”的黄瓜
一、品种差异大 管理要对应
当前,主栽黄瓜品种的标配是瓜把短、刺瘤及粗细适中、雌花多、产量高,所以强雌性、全雌性黄瓜品种成为菜农的首先。
几乎所有客户都更喜好“黑油亮”的黄瓜,黑是指黄瓜瓜条颜色深绿,油亮则是指瓜条表皮像有油膜一样,亮度极高。夏秋气温高时,与普通黄瓜品种颜色差距极为明显。尤其是夜间交易时,灯光打到瓜条上,颜色深绿、亮度高的瓜条非常亮眼,每斤价格比普通黄瓜至少高出0.2元。
近两年,市场上打着“黑油亮”名号销售的产品不少,但品种更新换代阶段,往往有一些厂家急功近利,品种试验不充分,特性、缺陷没有完全掌握就开始推向市场,种植后出现问题较多。苗子不像肥料、农药,效果不好大不了下次换个,苗子一旦不好,受影响的是整茬蔬菜。这里特别提醒菜农朋友,选择品种一定要谨慎,选择正规厂家的成熟品种,仔细询问品种特性和栽培注意事项,千万不能贪小便宜订购来路不明的苗子。
同样是一个品种,在一个地区种植效果很好,在另一个地区种植就可能出现问题,这是管理、棚室条件等不配套导致的。如新品种黄瓜产量高、品质好,对水肥条件、种植密度等就有更高的要求:底肥要充足、追肥要及时、种植密度不可过密、注重培育壮棵、合理蘸瓜疏瓜……在一些管理较为粗放的地区,就不适宜种植这类的黄瓜品种,尤其是一些地方不疏瓜,基本是见瓜就留,节节留瓜,相比于普通品种,全雌性、高品质的黄瓜品种会更快出现早衰,畸形瓜等问题更为突出,一旦遇到阴雨天等恶劣天气,甚至会出现大量死棵。
二、想要持续高产 先保花芽分化
瓜类蔬菜高产潜力大,尤其是黄瓜、西葫芦等,但不同菜农种植的瓜类蔬菜,产量差异却极大,有些菜农每天亩产能达到150-200公斤,且持续一两个月,也有的菜农高产期短,早衰重,每天的亩产不足100公斤。
无数高产的种植高手,其经验之中,养根、养叶只是基础,效益好坏关键在于确保花芽分化良好,蔬菜结瓜持续性好。花芽分化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黄瓜雌花
1.雌花多少
很多菜农种植后,发现品种雌花分化少,坐瓜少,建议菜农更换新品种前一定要咨询种苗商品种特性,黄瓜雌花分化早,若需要喷洒增瓜灵促进雌花分化,应该尽早使用,一般在黄瓜定植缓苗后喷洒,也就是3-4片真叶期喷洒最为合适。
黄瓜蘸瓜
2.畸形花
畸形花是影响黄瓜品质的主要因素。温度、光照、水分、肥料等都会影响黄瓜花芽分化,增加畸形花出现几率。冬季温度低,光照弱,要注意及时清理棚膜,设置反光膜,有条件的安装补光灯,尽可能改善棚内光照条件,提高棚温,增加有机物积累,确保花芽分化的正常进行。
此外,还应注意水分和肥料的调控。含氮多的肥料可促进茎叶肥大,但会抑制雌花分化,增加雄花分化;增施磷、钾、钙肥,不仅可以促进根系发育,而且可以促进雌花的形成。当前菜农底肥多以含氮量较高的粪肥为主,不利于前期雌花分化,要注意叶片喷洒磷酸二氢钾、硼肥、海藻酸等改善肥料配比状况,促进雌花分化。到结瓜盛期,瓜类蔬菜营养需求量大,更容易出现营养失衡问题,不能仅用氮磷钾水溶肥,还要及时补充钙、镁、铁、锌、硅等中微量元素肥料,确保植株花芽分化良好,膨瓜快速。一般来说,钙、锌、铁、硼等对于促进生长点发育效果明显,在遇到连阴天、大水等问题时,应特别注意叶面补充,避免生长点发育受影响。硅肥等可以促进花粉发育,提高花芽质量,提前使用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花效果。
参照多数菜农的用肥习惯,建议做出以下调整:追肥时,每月冲施1-2次石原金牛悬浮钙、融地美单硅酸等,对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开花质量,改善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效果显著。喷雾时,在喷洒杀菌剂、杀虫剂时,搭配喷洒硼、锌、铁等微量元素肥料,每月1-2次。
除此之外,菜农还要注意合理摘叶和留瓜,避免叶片过少,影响植株养分供应。菜农朋友在摘叶过程中一定要掌握这样一个原则:疏除底部老化病残叶,多留功能叶。一般来说黄瓜单棵功能叶片至少要保留13片,才能保证植株生长和瓜条生长需要。同时,还要避免一次性留瓜过多。留瓜应根据植株长势和叶片生长状况留瓜,一般来说一株黄瓜留两根瓜为好,也就是一根处于膨大期的瓜,一根即将采摘的瓜即可,上边还可保留一个正好蘸花的雌花。
黄瓜病叶
三、抗病性差异明显 防病要做到前头
近年来,“黑油亮”型黄瓜品种特别受市场欢迎,价格明显高出普通品种。很多菜农为了追求高价,未详细了解品种特性,就换种了新品种,往往出现多种问题。其中,菜农反映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黑油亮”型黄瓜品种抗病性较差,容易上流胶、烂蔓等病害,很多棚内甚至因为这些问题而提早换茬,造成很大损失。
对于抗病性差的品种来说,提早应对,减少病害发生是非常关键的。除了培育健壮植株,提高蔬菜自身抗病性以外,菜农还应尽量减少棚内病菌。
1.土壤补菌,减少病源
化学药剂起效快,但持效期短,通过化学药剂处理土壤,减少病原菌,短期内可行,但很难起到长期的效果。长期使用生物菌发酵肥料,如归源一号菌剂自制菌肥,或者选择农药登记证号的生物菌剂每月冲施1-2次,使得土壤表层有益菌占据绝对优势,病原菌难以存活,也就传不到空气、水滴中,病害发生自然大量减少。
2.空气消毒,切断传播
霜霉病、灰霉病等高发病害,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相比于烟剂熏棚,空气消毒片使用更加简单,副作用更小,不容易出现药害,无残留,成本也更低,每亩每次只需要5元左右,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防病手段。
3.叶面补菌,提早防病
除了土壤补菌,在叶片上提早补充有益菌,建立良好的微生态环境,可以更好、更持续的保持蔬菜良好的生长状态,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菜农可优先选择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结合进行喷雾,起效更快,效果更持久。
联系方式
QQ:2984642689(微信同号)
手机:130 5368 6026(微信同号)
手机:159 6368 0720(微信同号)
电话:0536-5852016
报名学习联系:180 5366 7590 丁老师(微信同号)
报名学习联系:133 3636 0693 王老师(微信同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