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农业种植技术之控旺技术详情点击…

有经验的菜农针对粉虱、蓟马、螨虫,分别总结了防治妙招,先每样分享3个,您先试试

作者:洋洋来源: 人气:988 标签:粉虱 蓟马 螨虫

粉虱、蓟马、螨虫,体型繁殖快、数量多、抗药性产生快对棚室蔬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017年,烟粉虱传播的西红柿黄化卷叶病毒病造成西红柿大面积绝产,很多地方甚至拔了两三茬。好温室网(www.haowenshi.com)分享资深菜农防治粉虱、蓟马、螨虫的经验。

 

粉虱

粉虱


一、粉虱

 

1.田间危害

1由于其自身分泌蜜露,常造成茄子等蔬菜叶片发生煤污病,影响蔬菜叶片的光合作用,从而导致产量降低。

2粉虱为刺吸式口器,是传播病毒病的重要媒介。

 

2.粉虱的生活习性

粉虱生长发育、繁殖与温度、湿度关系很大。其生存的最适温度为20-28℃,30℃以上时,卵、幼虫死亡率高,成虫寿命缩短,产卵少,甚至不繁殖。据莱阳农学院植保学院试验表明,在30℃恒温条件下,粉虱的存活率只有14.69%;而在26℃条件下,存活率则达到86.4%。而且,白粉虱为变温动物,在30℃以上时其呼吸频率会大幅上升,容易吸入更多的农药,可大大增强农药的药效。

 

粉虱在春夏秋三季,发生严重程度与外界降雨量有关系,尤其是夏季,若降雨天气较多,则粉虱发生程度轻。

 

3.防治方案

当前使用的喷雾杀虫剂,大多以触杀作用为主,少数农药兼具熏蒸、拒食作用。粉虱依附叶背吸食叶片的汁液,容易形成农药触杀不到的死角,在植株生长茂盛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而且,粉虱受到惊动时,会飞动躲避,从而使药液的触杀效果明显降低。因而,粉虱一旦暴发,仅靠喷雾难以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由于粉虱生长发育、繁殖还与温度关系很大,所以应采取喷药结合提温或喷熏结合的方式。

 

1控温方法

可关闭通风口,保证棚内温度在30-331-2小时(应注意温度不可过高,时间也不能过长,否则容易产生药害),可有效提高农药药效,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2菜农经验

①前期:穴施药剂驱虫+其他作物吸引+喷药防治

 

首先,在定植前穴施内吸性药剂驱虫

对于西红柿、西瓜等容易受病毒为害的蔬菜种类,防虫要从苗子定植开始。因为蔬菜定植后,尤其是秋茬蔬菜定植后,正是烟粉虱为害严重的时期,只有从定植前就做起,才能避免粉虱大量繁殖、传播病毒。现在,市场已经出现了不少可以穴施的药剂,如生物菌制剂施惠、添加了缓释成分的片剂农药等,都能起到很好的驱虫作用。没有专门穴施的驱虫产品,还有些菜农选择阿克泰等药剂穴施,定植之初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其次,在行间种上一些粉虱喜欢的“食物”,以便集中防治

穴施药剂后,棚里即使有粉虱,也不喜欢到定植的蔬菜上取食,如果在棚的立柱或后墙上栽上一些没有穴施药剂、粉虱一看又喜欢的“食物”,如甜瓜、西红柿、芸豆等,就可以更好地观察粉虱发生情况,以便及早用药,把粉虱控制在暴发之前。

 

再次,病毒病、粉虱适宜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生长

在喷相关植物调节剂或醋液后植株表面呈酸性,能抑制或杀灭不喜酸性条件的菌害、虫害。定植后,用相关植物调节剂,每隔5-7天喷1次,连喷3-4次,可有效防治病毒病,并且增产30%以上。另外要注意补充中微量营养,经研究表明黄化病毒、蕨叶病毒类与铁、锌、钙等元素缺乏有密切关系。

 

②后期:粘虫板+喷药

到了植株较大、穴施药剂等所起作用不明显的时候,粉虱可以栖身的空间更大,喷药防治的难度也更大。

 

烟粉虱对黄色有强烈趋性,可在温室内设置黄色粘虫板诱杀成虫。黄板可直接从市场购买,也可自己制作。用油漆将硬纸板涂为黄色,套上透明塑料袋,再涂上一层粘油(用10号机油加少许黄油调匀),每隔10天需重新涂抹一次粘油。黄板可诱杀成虫,但更重要的作用是提供粉虱发生情况的监测。粘虫板可悬挂于植株上方,黄板底部与植株顶端相平或略高,每亩40-50块。发现粉虱增多时,要及时喷药。喷药时,可用啶虫咪、苦参碱、氟虫氰、烯啶虫胺等配合扑虱灵,轮换用药,避免粉虱较快产生抗药性。

蓟马

蓟马

 

二、蓟马

 

1.田间表现

主要在温室大棚中,为害茄子、黄瓜、芸豆、辣椒、西瓜等作物。蓟马以成虫、若虫锉吸蔬菜嫩梢、嫩叶和幼嫩瓜果的汁液,被害嫩叶、嫩梢变硬缩小,茸毛变灰褐色,节间缩短,生长缓慢。为害后常在叶片背面顺叶脉出现明线,甜椒受害后果是表皮变粗糙,叶背面具油质光泽。幼果受害后硬化、畸形,表皮褐变或木栓化。花朵受害,可造成落花,在萼片附近造成白色或褐色条斑。为害心叶,使生长点萎缩,为害严重常使蔬菜生长慢。

 

需要提醒的是,蓟马因为是锉吸式口器,为害果实时不会造成果皮“明皮”的情况发生。

 

2.蓟马的活动特性

蓟马成虫善飞、怕光,多在叶脉间或嫩梢或幼果的毛丛或花托或花冠内为害。蓟马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这也是蓟马难防治的原因之一。当用常规触杀性药剂时,白天喷不到虫体药效不佳。发生高峰期在秋季或入冬的11-12月份,3-7月份则是第二个高峰期。蓟马喜欢温暖、干旱的天气,其适温为23-28℃,适宜空气湿度为40%-70%;湿度过大不能存活,当湿度达到100%,温度达31℃时,若虫全部死亡。

 

3.防治方案

1根据蓟马的特性进行防治

根据蓟马繁殖快、易成灾的特点,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如采用营养土育苗、清除残株病叶。勤浇水可消灭地下的若虫和蛹。另外勤除草可减轻为害。可利用蓝板诱杀。在蓟马发生期,在清晨露水未干时或傍晚时喷药,重点喷洒蓟马易活动的植株部位。可使用10%吡虫啉可湿粉1500倍,也可使用菊酯类农药等。最好在6天内连施两次药剂,可用美除1000倍加阿克泰2000倍等药剂防治效果比较好。

 

2注意用药时间

生产中,很多菜农反映:蓟马难治,为害重。然而,蓟马难治,并不是药不对路,而是用药时间不适宜。

蓟马具有趋花性,因而花前用药效果才好,若等到大量开花期再用药,蓟马躲在花里面,防治效果差。从开花前开始用药防治,可用阿维菌素、菜喜等药剂,后每次喷药都要混配阿维菌素,全面预防蓟马的发生为害。

同时,蓟马还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选择白天上午用药,效果必然差;因而在防治上,还应改上午喷药为下午或傍晚。可用菜喜1000倍混加阿维吡虫啉1500倍进行防治。

 

3用药要注意喷熏结合

单纯喷药,即使再好的弥雾器具也会有疏漏的地方,没有喷到药的蓟马还会泛滥成灾。因而在用药时可采用喷、熏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喷:叶面喷施菜喜2000倍混加阿拉万1000倍,熏:熏施蚜虱烟剂或吡虫啉烟剂。但要注意用药时间不要在上午或者中午进行,应在傍晚闭棚前。

螨虫

螨虫

 

三、螨虫

 

1.田间为害症状

大棚内危害蔬菜较重的主要是茶黄螨和二斑叶螨。螨虫为害症状与病毒病、激素中毒相近,易被菜农误诊。螨虫,如茶黄螨主要为害蔬菜的细嫩组织,以口针刺吸蔬菜茎、叶、果,以为害植株生长点和幼果为主,为害后,常造成叶片和果实畸形或裂果,变灰白色或褐色;植株生长受阻,长势衰弱,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也正是因为螨虫多为害植株生长点,所以其症状与激素中毒或病毒病为害相似。需要提醒菜农的是:一定要学会识别,千万不要误诊误治,以免错过防治时机,造成螨虫大发生。螨虫在田间有发病中心,多为一段段发生。叶片被害后,背面变褐色带油光,扭曲畸形,向下卷曲,区别于病毒病和激素中毒;果实受害后,果皮“锈皮”,呈黄褐色,木栓化,龟裂。

 

2.螨虫的活动习性

螨虫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16-23℃,高温会使成螨寿命缩短,繁殖力降低。湿度对成螨的影响不大,相对湿度在40%以上成螨即可繁殖,但卵和幼螨对湿度要求较高,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才能发育。因此,温暖多湿的环境有利于螨虫的发生。

 

3.防治方案

1药剂防治

螨虫主要是二斑叶螨和茶黄螨,根据阿维菌素对二斑叶螨特效,哒螨灵对茶黄螨防治效果好的特点,可用哒螨灵1500倍混加阿维菌素2000倍进行喷治。

 

2菜农经验

消除虫源

棚内枯枝烂叶和杂草是害虫寄居场所,所以防治螨类害虫的第一步,就是要及时铲除棚内的杂草、清除枯枝烂叶,切断传染源。

 

温差控螨

若棚内螨类危害较重,可通过调整棚内温度(人为制造温差)来防治螨类害虫繁衍。可把白天温度提高到32-35℃,保持两小时以上,夜间温度保持在11-13℃,以此来抑制螨虫的繁衍。

 

药剂防治

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15%哒螨灵乳油3000倍液、20%速螨酮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交替轮换使用,提高防效。但要注意,螨虫不仅具有趋嫩性,而且易集中在叶子背面,所以,喷药时叶背着药是重点。喷施杀螨剂时要上喷下翻,注重喷幼嫩部位,翻过喷头向上喷叶背。

 

④以螨抑螨

捕食螨,特别喜欢捕食害螨,棚里养它可很好的对付棚里的害螨和粉虱。

相比之下,化学农药只能在短时间内发挥效力,药效一过,害螨则又可能开始新一轮的繁衍和肆虐。而用这种“以螨治螨”的方法来控制螨虫的为害,不仅效果好成本低,还非常符合标准化生产的要求。



联系方式

QQ:2984642689(微信同号)

手机:130 5368 6026(微信同号)

手机:159 6368 0720(微信同号)

电话:0536-5852016

扫码_搜索联合传播样式-微信标准绿版.png


报名学习联系:180 5366 7590 丁老师(微信同号)


报名学习联系:133 3636 0693 王老师(微信同号)

End.

转载请注明: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大全 » 有经验的菜农针对粉虱、蓟马、螨虫,分别总结了防治妙招,先每样分享3个,您先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