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有了病害,我们用药打,一旦农药用多了,病害有没有打住不好说,农药也伤害蔬菜,这就是药害。
黄瓜药害
一、引发药害的原因
1.部分蔬菜对常用的农药敏感,如豆类对铜制剂、菌核净等药剂敏感度高;茄子对铜制剂、嘧霉胺等敏感度高;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对瓜类作物敏感。治疗蔬菜的病害,用药时先查敏感程度,选择敏感度低的农药。
2.农药的剂型和使用浓度。农药的剂型有油剂、乳油、可湿性粉剂、粉剂、颗粒剂等,剂型不同,产生药害的几率也不同。农药的使用浓度都有一个合理的区间,任意加大浓度虽然很常见,却是产生药害的一个重要原因。
3.农药的使用方法不当引发药害产生。例如,农药标签不清、记错药名;不清楚农药的混配性,乱混乱用,如铜制剂和甲壳素类的叶面肥不能混用,铜制剂与诸多农药的混用禁忌等。
4.稀释农药所用的水质不同,也影响农药的理化性状,对农药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引发药害现象。配置农药选用清洁、合适的水,河沟、池塘或在棚室水池内放置时间较长的水,不宜使用。
5.棚室内高温,使用药剂时要求更加严格,稍有不慎就会产生药害。
西红柿药害
二、药害表现形式多样
1.烧叶。症状为药液聚集区域变白或变褐色,严重的叶脉间变色。主要发生在中上部叶片,叶片越幼嫩,受害越严重。
2.叶片变黄或脱落。大叶表现明显,新叶受害轻,叶片发黄、脱落,主要是在某些蔬菜上喷施比较敏感药剂导致。如茄子上用含代森锰锌等药物过量会引发叶黄、脱落。
3.叶子、果实着生黑斑、黑点。黑斑、黑点发生在受药较重的区域,果实多发生在外侧,叶片多为新叶。如密霉胺可以使茄子叶片生片状褐斑。
4.抑制生长。多表现为上部新叶黑绿,叶小果小。使用三唑类药剂,或者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过高,会使蔬菜出现这种症状。
5.落花落果。多数药害都会导致落花落果。
6.叶果畸形。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常导致该症状的出现。
三、预防措施
1.高温时期用药谨慎。由于棚室面积过大,尤其是拱棚,很多菜农怕一天喷不完,就将喷药时间提前,温度很高时就开始干活。很多药剂中的成分受温度影响很大,尤其是杀虫剂中很多未知助剂,高温时很容易造成叶片损伤。夏季喷药一定要选在上午10点以前和下午3点以后这段时间里,切忌在临近中午的高温强光下用药,以免发生药害。
2.花期用药减少。蔬菜花期对农药较敏感,高温下很容易发生药害,因此应尽量避免在花期喷药。植株顶部的幼嫩组织耐药性较差,注意不要重复喷药。
3.不同蔬菜对药剂敏感程度不同,复配药剂需合理。药害发生多与药剂复配有关,很多人为了方便省事,多种药剂混用。豆类、茄子等叶片对很多药剂敏感,再加上夏季温度高,药剂的影响加重,更容易出现药害。有的人为了增强用药效果或方便一次操作,将几种药剂混合,药剂浓度增加或者药剂部分成分发生反应,更容易出现药害。
四、发生药害后的补救措施
1.清水冲洗。对于过量用药或重复用药造成的药害,一旦发现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淋洗,反复喷淋2-3次,尽量将蔬菜表面的药剂清洗掉,这对内吸性较差的农药产生的药害效果比较好,而对于内吸性强的药剂效果不佳。如果叶片出现了细胞或组织死亡干枯,应将药害严重的部位或中下部老叶去除。若是土壤中施药导致药害,需大水浸灌,以减少土壤中残留的农药,降低药害。
2.使用解毒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根据引发药害的农药性质,采用与其性质相反的药物中和。若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引发药害,可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细胞分裂素等缓解药害,同时配合喷施全营养叶面肥或氨基酸、甲壳素等叶面肥,可起到提头开叶的作用。
3.及时补肥。蔬菜发生药害后生长受阻,长势弱,要及时补充氮、磷、钾肥,可促使受害植株恢复。无论何种药害,叶面喷施0.1%-0.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用0.3%尿素液加0.2%磷酸二氢钾液混喷,每隔5-7天一次,连喷2-3次,均可显著降低药害造成的损失。
报名学习联系:180 5366 7590 丁老师(微信同号)
报名学习联系:133 3636 0693 王老师(微信同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