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以后,温度升高,雨水增多,昆虫十分活跃,无论是棚室还是露天蔬菜,管理重点都应放在防高温、防雨和防虫上,合称“三防”。近几年突发性天气灾害较多,虫害呈上升趋势,这就迫使菜农在管理上做好预防措施,减少危害。
一、防高温:夏季,温度高是影响蔬菜正常生长的主要因素。因此,夏季蔬菜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降低棚内温度。那么,菜农在夏季时如何降低棚温呢?
首先,合理通风。研究表明,当棚内温度超过35℃,并持续2小时以上时,就会导致西红柿花芽分化受阻,造成开花坐果差、落花落果。菜农应尽量扩大通风口,尤其是对于安装防虫网的大棚,通风口更要增大,以保证棚内空气流动,及时将棚内的热量排出棚外。
其次,使用遮阳网、降温剂或在农膜上泼洒泥浆、墨水、腐植酸钠等。中午时,即使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棚内温度也多超过35℃,下一步棚内温度还会进一步升高,所以菜农要及时使用遮阳网、降温剂等,遮阳降温。注意遮阳时间不可过长,以上午11点至下午3点进行遮阳为好。菜农在使用遮阳网进行遮阳时,在大棚的前端设置几根立柱,将遮阳网的一端固定在大棚顶部通风口之下的钢丝上,另一端固定在立柱上,进行凉亭式遮阴,降温效果更好。
再次,合理套种,如在棚内种植蔓生蔬菜,为主栽品种遮阳。菜农可以在大棚立柱旁种植豆类、黄瓜等,以此为西红柿、彩椒等遮阳,效果较好。菜农还应在大棚山墙及后墙上种植蔓生蔬菜,减少墙体对热量的吸收,降低棚内温度。
另外,棚内安装微喷降温设备。菜农可以在棚内按照每两平方一个微喷头,将其安装在蛇皮管上,然后在蛇皮管的一端用水泵加压即可。在棚内温度较高时,利用水泵将水从喷头内以雾状喷出,从而达到加湿降温的目的。同时,菜农还要注意及时浇水、整枝,也可起到调节棚室环境,降低棚内温度的作用。
二、防雨:近几年在寿光蔬菜种植区,不少种植多年的老棚也常因雨水倒灌进棚发生坍塌。那么,雨季即将到来,菜农应采取哪些措施提前防雨呢?
提前挖好排水渠防雨水倒灌。在大棚建造时,棚与棚之间要留出一定的距离,一般为4-5米,可在棚前脸处挖一条与大棚同长的排水沟,宽约半米,深约30,厘米,好让大棚面上留下的水随时流走,防止积水过多流入棚内。修挖排水渠要提前规划好,棚区内形成网状沟渠分布,保证遭遇强降雨时积水能够及时排出。如去年寿光市纪台镇孟家庄村大面积的蔬菜大棚出现雨水倒灌,菜农遭受严重损失,今年菜农都注重了排水渠的修挖。
2.覆盖薄膜或无纺布防后墙及东西山墙雨水浸透。现在很多大棚的后墙和东西山墙都覆盖着薄膜或无纺布,关键的一个作用就是防雨,同时还利于冬天墙体的保温。在大棚后墙防雨上,最常见的是使用旧薄膜将棚体覆盖,雨水会顺流而下,不会侵湿棚体,而且薄膜能很好地抵御大风,保温性好。但薄膜老化速度快,也很容易被划破,即使多层覆盖,薄膜也有可能进水淋湿墙体。因此,菜农在选膜和固定上要特别注意,在大雨前要随时查看后墙覆盖薄膜的情况,确保不漏水。使用无纺布效果也很好,既可防雨,又可遮阴,防止杂草生长。但无纺布被雨水冲刷、淋透后,经太阳暴晒会影响使用寿命。很多菜农在雨季来临前,向无纺布上泼洒水泥浆,水泥固化后可有效地降低雨水淋湿和太阳暴晒,使用年限能延长不少,对大风和火灾也有很强的抗性。
三、防虫:近段时间,棚室蔬菜中粉虱、蚜虫、蓟马、螨虫等来势汹汹,严重为害蔬菜正常生长。而且近年来害虫的抗药性逐渐增强,单纯的药剂防治效果大不如前。近日,在寿光市田柳镇东头村一位菜农的小黄瓜棚内,记者看到棚内半数以上的植株叶片背面出现结网,螨虫为害已经非常严重。菜农很无奈地告诉记者,已经喷过多种杀螨剂,连续喷施、加大药量都不管用,完全打不住,没办法只能放弃,提早拔园了。这种情况已经不是个例。为避免上述情况再度发生,建议菜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1.设置防虫网。建议在大棚放风口处与前脸处提早设置防虫网,切莫等到棚内虫害发生严重时再设,为时已晚。2.张挂粘虫板。可在棚内张挂黄板粘杀粉虱、蚜虫等,张挂蓝板粘杀蓟马,可大大减少棚内害虫基数。
报名学习联系:180 5366 7590 丁老师(微信同号)
报名学习联系:133 3636 0693 王老师(微信同号)
End.
转载请注明: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大全 » 做好三防管理好夏季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