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获取大棚生产的高效益,菜农大量投入化肥,由于温室无流失条件,未被吸收的各种残留态肥料成份在土壤中常年聚积,土壤盐渍化现象有逐年加重趋势,导致蔬菜不同程度地出现盐分浓度危害、蔬菜品质下降,同时还会造成土壤板结,通气和透气能力降低,栽植的蔬菜秧苗缓苗慢,易发生烂根和枯萎病等。造成大棚内土壤盐渍化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病因之一:大量化肥 盐分残留累积:菜农为保证蔬菜养分供应,大量使用无机肥,致使用肥量过大,土壤全盐含量增加,特别是化肥施用量过大,由于灌水次数频繁,使土壤的团粒结构遭到破坏,大孔隙减少,通透性变差,土壤表层积聚了大量的盐分,更容易造成大棚土壤盐渍化、板结,使大棚土壤通透性下降。
病因之二:生施人畜粪尿 由于大棚的温度高,人畜粪尿迅速挥发分解后,大量的氨被挥发掉,使一些硫化物、硫酸盐、有机盐和无机盐残留于耕层土壤内,造成大棚土壤板结,盐渍化。同时,菜农认为有机肥富含有机质,对改良土壤,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有明显的效果,于是就大量的使用,但是一些盐分含量很高的有机肥过量施用也会造成土壤盐渍化。
针对上面的病因,从以下几个方面防治土壤盐渍化:措施一
减少化肥用量,合理使用化肥。该法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土壤盐渍化的加剧,减轻土壤盐渍化并不等于不施化肥,而是要科学地、合理地施用。施用化肥要根据大棚土壤养分测定结果和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本着平衡施肥的原则,缺啥补啥,缺多少补多少,在追肥时应选择中性肥料和复合肥料,不需施入新鲜人粪尿,追肥后应及时覆土或浇小水。
措施二
土壤深耕培肥和秸秆还田。盐害发生严重的土层,多表现为板结、透气性差等特点,生产中,通过深翻土壤,打破土层结构,将上层全盐含量较高的表土翻到底层,可降低土壤盐渍化程度。深耕并掺入适量砂土,可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土壤盐渍化发生的几率。在秧苗种植或移栽时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4000公斤,可提高土质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后,其腐解过程中可吸附利用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同时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透气性。
报名学习联系:180 5366 7590 丁老师(微信同号)
报名学习联系:133 3636 0693 王老师(微信同号)
End.
转载请注明: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大全 » 大棚土壤盐渍化“病因”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