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灌根
“根深叶茂”,根好了,才能长好植株。因此首要的是养好根。建议每隔半个月至1个月左右,灌根1次,用甲基托布津或恶霉灵或溴菌腈等药剂任选一种,加入生根剂,进行灌根,可有效减少死棵。注意用量要大,成株期可灌4两至半斤水,要注意发病棵周围的植株要连续灌根2到3次,可有效控制住病害的发展。
2.浇水施肥
浇水要小水勤浇,肥料要少量多次,其中还要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量。建议施用腐植酸类肥料或促根的肥料,可最大限度地保证根系的正常生长,注意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量,避免伤根或烧根,同时可适当减少地温过低造成的根系生长不良。
免费热线:400-186-7789
电话:0536-5852016 李老师:13053686026
QQ:2984642689
网址:www.haowenshi.com
学习内容: 培训蔬菜大棚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苗期的定值与管理、园区规划运营、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
3.叶面喷肥
可叶面喷洒含有钙镁铁等中微量元素叶面肥,可促进叶片的正常生长,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植株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抗性。
4.拔除病株
对于已经发病的植株要及时拔除,同时可将生石灰撒到拔除后的植株周围的土壤中,以进行土壤消毒,杀死病菌,避免出现芸豆黄萎病的大面积侵染为害。
5.穴施药剂。
要注意将药剂进行拌土处理,一般按药剂兑土1:10的比例进行混合处理,注意药量不宜过大,可减少因药剂施用过多或不均匀而造成的药害。
6.适当稀植
可减少因定植过密而造成的芸豆根系竞争,避免营养供应不充足,为根系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
1.沤根:多为浇水过多而出现土壤湿度过大,土壤中的透水透气性较差,不利于根系的正常生长,根系生长不良,从而出现根系不发达的情况,俗称“沤根”,严重时导致整个根系脱皮或毛细根减少。
2.烧根:主要分为肥类和药剂引起的烧根。由于冲施肥料时因施肥过多或不合理,导致根系生长不良而出现烧根,少量情况下与底肥中的有机肥没有完全腐熟有关。另外,由于在定植时穴施防治红根的杀菌剂或防治线虫的药剂过多或未撒均匀的情况下也会因药剂量过重而导致植株出现烧根。
3.种植过密:由于芸豆种植较密,有的一穴甚至种植5-7粒种子,植株之间出现营养竞争引起的,一般的芸豆植株都是先出现伤口后感染病菌而出现红根的情况较多。
4.地温过低:在地温过低的情况下,不能保证根系生长所需要的合适的地温,从而导致根系生长差,不易生出毛细根,也易出现根部发红的情况。
5.根腐病;豆类根系在湿度过大的情况下易被根腐病菌侵染,从而出现根部病害导致红根。
6.炭疽病:豆类根系因感染炭疽病病菌而出现红根,一般在地表面以上的茎秆上伴随出现红色的凹陷斑,叶片背面叶脉有红色线状斑等。
报名学习联系:180 5366 7590 丁老师(微信同号)
报名学习联系:133 3636 0693 王老师(微信同号)
End.
转载请注明: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大全 » 豆类蔬菜种植技术 红根 及棚室芸豆出现红根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