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桑葚高抗病虫害。但在大棚湿度过大时,可引起菌核病的发生,一旦发病,要及时摘除病果并深埋处理,及时降低棚内湿度。6~7月份是桑天牛成虫交尾、产卵活动期,可在早晨成虫啃食树皮时进行人工捕捉,对已被产卵的枝条,用适合液剂(可咨询0536-5852016)涂患处,可消除幼虫。
发病症状 桑椹菌核病有肥大性菌核病、缩小性菌核病、小粒性菌核病三种。其共同特征是:桑椹失去了应有的红紫、滋润、光亮状态,变成或大或小形状、色泽怪异的病果,而且都产生黑色菌核,比较容易识别。肥大性菌核病:病椹膨大,花被厚肿,呈乳白色或灰白色,弄破后散出臭气,病椹中心有一黑色坚硬菌核。缩小性菌核病:病椹显著缩小,灰白色,质地坚硬,表面有暗褐色细斑,病椹内形成不规则黑色鼠粪状菌核。小粒性菌核病:桑椹各小果分别受侵染,染病小果显著膨大突出,内生小型菌核,病椹灰黑色,容易脱落而残留果轴。
发病原因 桑椹菌核病是由一类真菌引起的桑椹病害。病菌的分生孢子侵入桑花和桑果,大量繁殖,产生菌丝,形成菌核,破坏了桑椹原有结构和成分,成为病果。
传播途径 菌核病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翌年3~4月,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菌核萌发,抽生出子囊盘,放射出大量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随气流传到桑树上。先侵染已经衰败的花器,在上面生长,积聚侵染源,逐渐向健康组织发展。病菌也从伤口破损处(组织衰败伤口、生理裂口、虫伤口等各类伤口)侵染。病花、果与无病花、果接触,可引致发病,造成再次侵染。病椹落地,成为下一年的病源。
发病规律 此类病菌属于低温性,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孢子萌发适温5~10℃,菌丝生长适温20℃,菌核萌发适温15℃,超过50℃5分钟即死亡。春季温暖、多雨、土壤潮湿利于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多,病害重。桑树开花期如遇有3天以上连阴雨或低温侵袭,就有可能爆发桑椹菌核病。通风透光差、低洼多湿的地块,花果多、树龄老的桑树发病重。不同的果桑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防治方法
桑椹菌核病的防治,宏观上有三方面内容:一是选育耐性品种,向生产上推广高抗菌核病的优良果桑品种。这在农作物上已是成功的经验。长远来讲,也是桑椹走向绿色食品所必须的。二是农业技术措施,从桑树栽培田间管理上减少病源,增强体质。三是使用农药防治,有效消灭病菌,控制发病。
报名学习联系:180 5366 7590 丁老师(微信同号)
报名学习联系:133 3636 0693 王老师(微信同号)
End.
转载请注明: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大全 » 桑葚菌核病的病害防治